招考信息报考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微商城|砖题库华图文库直播|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广州 在线咨询
    深圳 在线咨询
    佛山 在线咨询
    珠海 在线咨询
    中山 在线咨询
    清远 在线咨询
    韶关 在线咨询
    东莞 在线咨询
    惠州 在线咨询
    汕头 在线咨询
    汕尾 在线咨询
    潮州 在线咨询
    揭阳 在线咨询
    梅州 在线咨询
    河源 在线咨询
    湛江 在线咨询
    肇庆 在线咨询
    江门 在线咨询
    阳江 在线咨询
    茂名 在线咨询
    云浮 在线咨询
    广东华图 在线咨询
  • 学前儿童发展

    2015-09-23 14:21 广东人事考试网 来源:广东人事考试网 微信公众号 备考QQ群 华图在线APP

      广东教师招聘网提供以下教师学科信息:学前儿童发展,更多关于学前儿童发展,教师学科的内容,请关注广东教师招聘网/广东人事考试网

    学前儿童发展

    幼儿个性发展

    一、个性的概述

    (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二)个性的结构

    个性作为一个心理系统,包含三个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着的结构,它们是个性倾向性系统、自我意识系统和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1.个性倾向性系统:包括需要与动机、兴趣、志向、价值观与世界观等。它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动力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活动倾向性。其中需要是推动个性发展最积极的因素,世界观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

    2.自我意识系统:自我意识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监控三个结构。自我意识是人心理能动性的体现,对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调控作用。

    3.个性心理特征系统:个性心理特征系统是个性个别性的集中表现,包括气质、能力与性格等心理成分。其中性格是个性的核心特征,反映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三)个性的特性

    1.整体性

    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各个密切联系的因素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在这个整体中,各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使每个人的行为的各方面体现“统一的特征。

    2.稳定性

     个人的偶然的行为不能代表他真正的个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或人生境遇发生重大转变后,人的个性也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个性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3.个别性

     个性的个别性是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特点,是具有个别差异的。但对于同一民族、同一性别、同一个年龄阶段的人来说,个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共同性。所以个性又是个别性与共同性的统一。

    4.社会性

     在人的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中,其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个性的形成和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个性的社会性是个性最本质的属性。个性具有社会性,但个性的形成也离不开生物因素这一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因此,个性也是社会性与生物性的统一。

    二、幼儿个性的发展

     (一)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有的身心状况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主要包括对自己的身体特征(如性别、相貌、健康状况等)、心理特点(如情绪特点、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以及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等的意识。

    2.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由1岁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

     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会叫妈妈,表明他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5个月之后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

     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标志,能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的产生。

     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幼儿在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对自己简单的评价;进人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也开始发展。

    3.幼儿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

     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核心成分。自我评价就是一个人在对自己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评价。自我体验是一个人伴随着自我评价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如自信感、自尊感等。自我控制反映了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包括坚持性与自制力等。

     幼儿期自我意识各方面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三四岁期间,幼儿自我评价发展迅速;四五岁时,幼儿的自我控制发展迅速,而自我体验的发展相对较平稳。

     (二)幼儿个性倾向性的发展

    1.个性倾向性的含义

     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对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起着促进和引导的作用。学前期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主要反映在需要、动机和兴趣的发展方面。

    2.幼儿需要的发展

     需要是机体对由于缺乏某种刺激而导致的不平衡状态,以及想要重新恢复平衡的体验与心理倾向。需要可以简单分为生理需要(如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及安全需要等)与社会性需要(如爱与被爱的需要、成就需要等)。幼儿年龄越小,生理需要越占主导地位;同时,幼儿的社会性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强,并且需要的发展呈现明显的个性特点。

    3.幼儿兴趣的发展

     兴趣是需要的情感体验。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个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最开始引起幼儿兴趣的往往是与他的生存有关的,能够在生理、心理上得到满足的事物,如可口的食物、新奇的玩具等。随着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孩子会对一些与愉悦刺激有关的事物或经验,以及能引起他联想的事物产生兴趣,如手工制作一个玩具等。

     (三)幼儿能力的发展

    1.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能力可以分为认识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也可以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认识能力与一般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力,即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及思维的能力。

    2.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

    (1)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

     幼儿智力结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发展的,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复杂化、复合化和抽象化。不同的智力因素有各自迅速发展的年龄段。幼儿期应特别重视儿童观察力、注意力及创造力的培养。

    (2)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

     幼儿期儿童已出现了主导能力的差异。主导能力也称优势能力,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分析不同幼儿的能力特点,发挥其主导能力,同时加强对较弱能力的培养。

    (3)智力发展迅速

     根据布卢姆的智力发展理论,幼儿期儿童的智力发展极为迅速:4岁时就完成了智力发展的50%,8岁时已完成了80%。

     (四)幼儿气质的发展

    1.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及灵活性方面。气质主要受先天因素的影响,无好坏之分。

    2.幼儿气质发展的特点

     由于气质就是一个人的神经系统所特有的特征组合,主要是先天的,所以在新生儿时期就已经表现出不同的气质特点。幼儿具有较稳定的气质特点,不同气质幼儿的行为方式不同,有的精力充沛,容易冲动;有的反应敏捷,活泼好动;有的反应迟缓,沉着冷静;有的敏感内向,孤独抑郁等等。这就会反过来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由此间接影响自身的发展。

    (五)幼儿性格的发展

    1.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2.性格的结构

    人的性格非常复杂,它是由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有机结合组成的统一体。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这是主要性格的主要特征,它包括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对工作与学习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

    (2)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包括对行为目的的明确程度,对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在长期工作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与主导心境。

    (4)性格的理智特征:主要指一个人表现在认识活动方面的特点,也称为认知风格。

    3.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主要表现为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模仿性强以及好冲动等方面。

    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及教育

     

    幼儿在发展中会表现出一些共有的、一般的年龄特征,但与此同时,不同的幼儿又具有突出的个别差异性。这一点尤其应当引起父母及教育者的关注。

    一、幼儿个别差异性的概念

     个别差异一般指个性差异,即个体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幼儿个别差异指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与教学情景下,在性别、智力、认知方式及性格等方面的差别。

    二、幼儿个别差异类型

    (一)幼儿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不仅会影响幼儿学习某种技能的速度,还会影响到幼儿的学习方式。一般来说,女孩子的身体发育较男孩子更早,更成熟一些。在运动、算术及语言等方面,幼儿时期女孩比男孩稍强。在社会性学习领域,女孩总体独立性水平较男孩高。在社会交往学习方面,特别是轮流意识、合作性方面,女孩的学习水平显著高于男孩。

     (二)幼儿的智力差异

    智力是指一个人表现在认知活动中的能力。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智力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发展水平差异、智力类型差异及智力发展早晚的差异这三个方面。

     智力发展水平差异:这是指个体与同龄团体智商稳定的平均数相比较所表现出的差异。研究表明,个体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即智力水平发展中等水平的占大多数,智力水平极高和极低的占少数。

     智力类型差异:这是指根据个体在知觉、记忆、表象、思维和言语等活动中的特点与品质不同,智力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就反映了儿童在智力类型方面的差异。如有的幼儿擅长语言表达,有的幼儿擅长动手操作等。

     智力发展早晚的差异:这是指不同的人的智力发展是不统一的,有的人从小就表现出了超常的智力,被称为早慧的儿童、小天才;而有的人却大器晚成。

     (三)幼儿学习类型差异

     学习类型是个人对学习情境的一种特殊反应倾向或习惯方式,它主要包括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内外控制点、焦点、兴趣等。学习类型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学习类型的差异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习惯等方面表现出来。其中,个体认知风格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冲动型与沉思型等方面。场依存型的幼儿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社会敏感性强;场独立型幼儿倾向对事物进行独立判断。冲动型幼儿认识问题速度快,但错误多;沉思型幼儿认识问题时,谨慎全面,错误少。

    (四)幼儿性格差异

    幼儿性格差异主要表现为性格的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与意志特征的不同。性格类型是指一个人身上所有性格特征的独特组合。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性格类型可分为外向型与内向型;独立型与顺从型等。

     幼儿期是儿童性格初步形成的时期,这时儿童的性格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性格的好坏作为一种动力因素会影响幼儿学习的速度与质量,以及未来的生活与工作。因此,为幼儿个体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幼儿教育应更重视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

    三、针对个别差异的适宜性教学

    有效的幼儿教学应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它应适应幼儿的年龄特征及个别差异。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提出适宜性教学法有以下主要方式:

     

    (一)资源利用模式

     资源利用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幼儿的长处和优点,以求人尽其才。教师要多开展区角活动,发现幼儿的优势领域,并为幼儿创造能表现并发展其长处的机会与平台。每个幼儿的智能优势中心都有差异,我们必须尊重这种差异,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二)补偿模式

    补偿模式是指幼儿在某一方面会有所不足,可以改由另一方面的强项去补偿。具体在教育教学中,那些在某些方面有优势的幼儿,在与他们求知方式吻合的学习活动中取得成功后,会很自觉地协助那些在这方面较为弱势的幼儿。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心理,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及材料,让幼儿的学习潜能萌发出来。

    (三)治疗模式

    治疗模式是指针对儿童某一方面的能力缺陷,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如补偿模式就是为促进社会经济地位不利的儿童基本认知学习技巧的治疗教学模式。这是因为经济上处于贫困的儿童之所以学业上难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在语言、认知、社会性及情感方面的能力不足。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受社会和文化背景的限制。所以补偿教育可以通过为这些儿童提供特殊的教育计划以弥补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四)个别化教育方案

     个别化教育方案最先用于特殊儿童的干预和矫正,由于对幼儿个体差异与发展的关注,它逐渐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应用,即为每个幼儿的发展提供个别化的教育方案。

     个别化的教学策略大体有三种:一是通过调整儿童学习速度适应其需求;二是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与提供不同程度的多样性教材;三是适当调整教师的角色,减少教师的权威色彩,以尊重、包容的态度面对儿童,启发儿童主动学习。在个别化教育方案中最常用的是档案袋评价,即为每个幼儿设立相应的学习档案袋,根据其不同的学习特点进行个别化指导。

     (五)性向与教学处理交互作用模式

     这一理论也称为“教学相适”理论,它是指教学应配合儿童的性向,教师对不同性向的儿童,应提供不同的教育措施,以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其教育启示是:没有任何一种教学与教材可以适合所有儿童,教师不应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儿童,而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章末小结

     

     本章我们主要学习到了以下知识点:

    1.幼儿的视敏度与颜色视觉在不断发展,1—3岁是儿童掌握母语的关键期。1—3岁幼儿逐渐掌握了走、跑、跳、滚、攀登等基本动作形式。4—6岁幼儿的基本动作形式将会从粗略到精细发生分化与完善。

    2.总体来说,幼儿空间知觉发展最快的时期是2  6岁,尤其是在3岁以后。其中,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是:3岁仅能辨别上下;4岁开始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6岁能较轻松地辨别上下、前后4个方位。形状知觉:3岁幼儿已初步能够根据样本找到相同的几何图形,5至6岁的幼儿正确率会大大提高。

    3.幼儿注意的有意性水平比较低。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生先于有意注意。随着各种感官感受能力的发展,幼儿的无意注意已达到了一定的成熟程度。凡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幼儿的某些认识活动可以依赖无意注意来完成。幼儿的有意注意在成人的要求和教育下开始逐步发展,但他们注意有意性的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

    4.幼儿记忆的特点:以无意识记为主导,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均有发展,记忆具有恢复现象、再认能力杰出、回忆水平不断提高的特点。

    5.培养幼儿记忆能力的策略与方法:激发兴趣与主动性,丰富生活经验,培养有意记忆,教授记忆策略。

    6.幼儿想象的特点: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逐渐发展;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想象的内容由贫乏、零碎逐渐向丰富、完整发展;容易把现实与想象混淆,有夸大与虚构的现象。

    7.幼儿想象力的培养: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积累想象的素材,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想象的主动性,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设想象的情境,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等形式,激发幼儿想象力,鼓励大胆想象,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教给幼儿表达想象形象的技能技巧。

    8.从思维发展的方式来看,总的来说,婴幼儿思维的发展趋势是:由直觉行动思维(1—2岁)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3—6、7岁),最后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7岁以后)。

    9.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学活动中突出具体性、形象性;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0.幼儿情绪和情感具有不稳定、比较外露且极易冲动的特点。幼儿在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高级情感方面也在不断发展。

    11.幼儿情感的培养: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成人的情绪自控;正确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

    12.幼儿期自我意识各方面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三四岁期间,幼儿自我评价发展迅速;四五岁时,幼儿的自我控制发展迅速,而自我体验的发展相对较

    平稳。

    13.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智力发展迅速。

    14.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主要表现为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模仿性强以及好冲动等方面。

    15.个别差异一般指个性差异,即个体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幼儿个别差异指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与教学情景下,在性别、智力、认知方式及性格等方面的差别。

    16.针对幼儿个别差异,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提出适宜性教学法的主要方式有:资源利用模式、补偿模式、治疗模式、个别化教育方案、性向与教学处理交互作用模式。

    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

    一、概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在儿童研究中历史悠久。

     (一)定  义

     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

     (二)分  类

     从不同的维度,可以将观察法分为不同的类型。

    1.从时间上看,分为长期观察与定期观察

     长期观察指研究者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连续地进行系统观察,积累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定期观察指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持续观察,到一定阶段再加以总结。

    2.从范围上看,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

     全面观察指在同一研究内对若干心理现象同时加以观察记录。重点观察则是同一研究内只观察记录某一种心理现象。

    3.从观察者的参与性上看,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参与性观察即观察者在不暴露自己的研究者身份的前提下,不同程度地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中,从内部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和活动过程。非参与性观察即观察者作为一个旁观者不介入研究对象的活动,以局外人的身份从外部观察研究对象,不干预其活动的发展与变化。

    4.从规模上看,分为群体观察和个体观察

     群体观察指研究者的观察对象是一个群体,记录这一群体中发生的各种活动。个体观察又称为个案法,是对某一个体作专门观察的方法,这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心理研究方法。个案法具有启蒙和试点的作用,也适用于特殊个体(如天才儿童、精神病患者等)的研究。

     早期的中外儿童心理专家如德国的普莱尔、英国的达尔文、中国的陈鹤琴都曾运用个案法观察自己的孩子,并发表了长期的记录。

     (三)优缺点

    1.优  点

    观察法作为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最直接的手段。它简便易行,资料较客观,可靠。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不需要幼儿作出超越自身的反应,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最为尊重。运用这种方法,研究者可以考察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过程,关注个体差异,对幼儿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因此,它在幼儿教育领域的研究中运用得十分广泛。

    2.局限性

     观察法受观察对象的限制,不适宜于对内部核心问题、事物内部联系及较为隐蔽的事物进行研究。观察法还受观察者本人的限制,难以做到绝对客观化,所得资料不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此外,观察法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所以不适用于大样本研究,因此会影响研究结果的代表性。最后,自然状态下的观察缺乏控制,无关变量混杂其中,可能会使观察结果缺乏科学性。

     所以,应将观察法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观察法的积极作用。

    二、观察的实施

    (一)观察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观察问题,制订观察计划。研究者在进行观察之前,要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制订严密的观察计划。计划应包括观察者开展观察活动的时间、对象、程序步骤、过程、使用工具、设计表格、记录方法等准备工作。周详的计划能够提高观察效率和质量,增强观察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选择观察方法。观察的方法可分为描述记述类和取样观察类。

    描述记述类观察方法包括实况记录法、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如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对自己儿子进行了长期的科学观察,并以日记方式加以详细记录,在此基础上于1882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本儿童心理学教科书《儿童心理的发展》。
    取样观察类观察方法包括时间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如美国研究者帕顿在1926年10月至1927年6月间对2—5岁的幼儿在游戏中的社会参与性行为进行了观察。他预先将儿童参与社会性活动或群体活动的行为分为6类,分别给出操作定义。帕顿选择了自由游戏时间对幼儿进行观察,每天1小时;每个幼儿每次观察1分钟,每个对象总计观察60一10O分钟,根据操作定义判断他的行为属于哪一类社会参与性行为,记录下来。

    3.确定观察记录方法。观察记录的方法有两大类:根据记录的时间或频率不同分为频率记录、间隔记录、连续记录。根据记录的形式手段分为文字描述记录,表格、图示或符号记录,仪器设备记录等。

    4.选择观察记录工具。可选择纸笔记录,或用仪器设备记录。

    5.进行理论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以获得对观察问题的更多了解。

     (二)进行预备观察

    1.观察者的自我培训,确保观察信度。如有多个观察者同时观察同一情景,需要预先进行训练,以使观察者都能掌握观察方法,把握观察要点,理解观察行为的操作定义,确认观察行为的类型及表现方式等,确保观察信度。

    2.避免或减少一些可能干扰因素造成的误差现象。如观察反应性现象和观察仪器设备的干扰现象。通过预备观察让观察者来到观察现场,使其与被观察者预先相互熟悉,或事先将仪器设备在观察现场中放置一段时间,通过让幼儿看看、摸摸、问问的方式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待幼儿对观察者和仪器设备习以为常以后再进行观察。

    (三)进行正式观察

    1.介入观察。观察者可选择以完全参与者、参与性观察者、完全观察者的身份介入观察。

    2.实施观察。根据预先制订的观察计划、选择的观察方法和记录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实施观察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几种干扰现象。如观察者的期望效应、观察者的放任现象、观察反应性现象、观察仪器设备的干扰等。

    (四)观察反思

     反思自己的推论、疑惑或猜测,记录自己的情绪,如实记录客观事实。

    谈话法

    一、概  

     谈话法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收集资料的手段之一。

     (一)定  义

     谈话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寻访”被调查对象,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被研究者对某个人、某件事情、某种行为或现象的看法和态度。在幼儿教育研究中,谈话法可用于研究幼儿的个性,探究其行为表现的根源,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在家表现、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教养方式等,也可用于了解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工作经验,以及他们对幼教工作的意见、建议等。

     (二)分  类

     从不同的维度,可以将谈话法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研究者对谈话结构的控制程度,分为结构型、无结构型与半结构型谈话。

     结构型(封闭式)谈话指由谈话者事先拟好谈话的主题,设计好提问的顺序及问题,谈话时严格按照预先的计划控制好谈话的走向和步骤,对所有谈话对象都按照同样的程序问同样的问题。

     无结构型(开放式/自由式)谈话指研究者事先确定一个谈话的主题,但不事先设计好详细的问题,而是鼓励谈话对象用自己的语言对谈话主题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半结构型(半开放式)谈话指研究者事先拟定一个简单的谈话提纲,在谈话过程中根据谈话对象的回答情况对谈话的程序和内容作出灵活的调整,从而既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谈话的结构,又给谈话对象留下了较大的表达自己意见和想法的空间。

    2.根据谈话对象范围,分为个别谈话和集体谈话。

     个别谈话是最常见的谈话形式,指研究者与谈话对象一对一面谈。这种谈话使谈话双方有更多机会交流,安全感强,谈话容易深入。

     集体谈话是指研究者同时邀请多个对象,以集体谈话的方式收集有关资料。在人多的情况下,谈话对象可能会减少单独谈话的拘束感,感觉比较放松,并且可以从别人的谈话中得到启发,使谈话内容较全面深刻。

    3.根据谈话次数,分为一次性谈话和多次谈话。

     一次性谈话通常调查内容比较简单,以收集事实性信息为主。多次谈话通常用于追踪调查,深入探讨问题。在质的研究中,一般倡导进行多次谈话,分别了解谈话对象过去的经历、目前的有关情况、对其行为意义的反省与解释。

    4.根据研究者与谈话对象的接触方式,分为直接谈话和间接谈话。

     直接谈话指研究者和谈话对象面对面地进行交谈。间接谈话指研究者通过电话、网络等工具与谈话对象交谈。这种方法比较不受地域限制,比较节省时间,但因缺乏面对面的情感交流而容易影响材料的真实性。因此,在质的研究中我们一般倡导采用直接谈话的方式收集资料。

     (三)优缺点

    1.优点

     谈话法最大的优点是灵活性强。研究者在与谈话者的直接接触过程中,不仅能通过言语信息,还能通过动作表情等非言语信息获得资料;同时,研究者还能根据谈话中对方的反应,通过适当的解释或变换问题的角度,适时调整谈话方式。通过研究者引导进行的深入、细致的谈话,可从多角度对研究的现象有一个比较广阔、整体性的客观了解。因此,谈话法可以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辅助手段,如在作品分析时,可以借助谈话进一步向作品制作者了解他们制作作品的意图,从而保证研究的内在效度。

    2.局限性

     谈话法显而易见的局限性有两方面:一是比较费时,一般不适合大范围调查;二是极易产生偏差,在谈话过程中,既可能受到谈话对象性别、年龄、外貌、种族、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心境、经验、表情或语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偏差?也可能因研究者问的问题带有偏见或自相矛盾,或者漏掉该问的问题等导致偏差。

    二、谈话的程序及技巧

    (一)谈话前的准备工作

    1.编制谈话提纲。谈话提纲应简洁明了,包括开场白、问题、结束语等的设计。研究者在初步调查了解有关情况的基础上,就研究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直接设计提问,谈话问题的设计应明白易懂,简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且研究者最好能对所提问题了然于胸。谈话过程中按照开场白、提纲上所列的问题和结束语的顺序,依次进行。

    2.安排谈话事宜。主要是选择合适的谈话对象并协商谈话的时间、地点等宜。谈话对象的选择应有针对性,通过了解相关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性格、兴趣爱好的基本情况,选择比较健谈的、和自己不熟悉的人作为谈话对象。与初步选定的对象联系,简单介绍自己和谈话的目的、意义、内容,征询对方是否感兴趣,是否愿意接受谈话。谈话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尽量以对方方便为主。

    3.准备谈话工具。谈话所需准备的工具主要有:纸(包括谈话提纲和记录纸)、笔等。条件允许且协商好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采访机、采访笔、MP3、摄像机等现代化设备收集谈话资料;提前配备好相应的磁带、电池等部件。

    (二)进入谈话现场

    1.与谈话对象建立融洽的关系。研究者进入谈话现场后,第一任务是要与谈话对象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营造融洽的谈话气氛,这是保证谈话顺利进行的第一步。

    2.谈话前的开场白。为了消除谈话对象的拘束不安感,形成和谐的谈话气氛,研究者首先要自我介绍,但一般不马上进入研究问题,而是先和对方聊聊个人经历、家庭背景、生活工作情况等,也可以聊一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要把握好开场白的尺度,适时把谈话自然过渡到要研究的话题中,说明研究的目的。

    (三)进行正式谈话

    1.提问。在幼儿教师教育研究中,谈话问题大多是预先准备好的,可以是提供选项的问题,也可以是开放式的问题。

    2.倾听。“听”不仅需要感官的知觉,而且需要内心的体会与感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仅听到对方说出的话,还能体察到对方未说出的意思。在谈话中“听”甚至比“问”更重要,它决定了“问”的方向和内容。

    3.追问。当研究者对谈话对象所说的话(包括概念、词语、事件、行为、想法等)不太清楚和理解,或想进一步了解时,可以进行追问。追问的方式有直接追问、间接追问、当时追问和过后追问。

    4.回应。在谈话中研究者不仅要提问、倾听,还要对谈话对象的言行作出反应,将自己的态度、意向、想法传递给对方,与对方融为一体,鼓励对方将谈话进行下去。除了语言回应外,谈话过程中还应使用适当的表情、动作来向对方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使其感到自己找到了倾诉对象。

    5.谈话记录。谈话记录应写明研究者的姓名、谈话日期、时间、地点、谈话对象的基本情况、谈话环境等内容,便于分析考查。应尽可能将谈话对象的话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根据条件可进行笔录或借助现场录音、录像。

    (四)结束谈话

    1.适时结束。如果谈话已超过约定的时间,谈话对象已面露倦容,回答问题不太积极,或有外来的干扰,或研究者感到已获得了足够的信息、谈话对象的回答是重复的时候,就应该结束谈话了。

    2.自然结束。谈话应尽可能以一种轻松、自然的方式结束。结束前,研究者可以有意给对方一些语言和行为上的暗示,如问对方:“您对今天的谈话有什么看法?”也可以开始合上笔记本,关上录音机。

     谈话结束时应对对方的支持与配合表示感谓十,表示自己通过谈话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学会了很多东西。如还需要进一步谈话,必须向谈话对象说明以后还需要向其请教,让其有心理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要想谈话成功,不仅需要掌握一些谈话的具体技巧,更需要提高自身素养,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的能力。

     

    作品分析法

    一、概  

     作品分析法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收集资料的方式。它辅助观察法、访谈法等其他研究方法互证或证伪其研究结果;也是一种独立、完整的研究方法。

     (一)定  义

     作品分析法是研究者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和有效经验,对研究对象专门活动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在对作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作品背后隐藏的研究对象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研究对象的作品很多,如作业、日记、作文、笔记、绘画作品、考试试卷、工艺制品等。

     (二)作品分析法的特点

    1.以作品为依据,具有客观性。在作品分析过程中,强调以研究对象的作品为依据,严格按事先制定的分析单元和类来记录客观事实,而不是凭研究者的主观印象来记录,要求研究者充分了解作品的背景,辨别作者的动机和意图。为保持客观性,一般要有两个以上的评判记录员。

    2.按科学程序分析,具有系统性。对有待分析的作品,均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分析,包括选取样本,确定分析维度和类目,按分析维度评判记录。作品分析的结果用客观的数据来表达,以量化形式出现,用描述性的语言将结果及结果里表现的各种关系表达出来。

    3.受研究者自身的“倾向性”影响,作品分析的视角和结果具有多样性。作品分析的结果会受研究者的研究目的、研究者自身的知识、理解能力、价值倾向等因素的影响。特定作品的意义可能会因为分析者的不同而变化;同一种作品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为不同的目的而加以分析。例如,在幼儿园,儿童的美术作品(线条的特性、色彩的喜好、特别感兴趣的题材等)可以用来评定其绘画发展水平、个性特征等,同时,由于美术作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创作完成的,也可以被用来分析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水平等。

    二、作品分析法实施步骤

     作品分析实施流程图:

    1.确定研究目标与研究主题

     通过作品分析,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确定研究目标与研究主题:一是收集信息,辅助我们的相关研究;二是获得幼儿的某些方面信息,帮助我们处理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三是检验我们的假设。

    2.定义关键术语

    确定研究目标后,就围绕研究目标确定具体的研究题目,题目的形式最好设计为:题目+研究方法。比如:儿童绘画发展水平的作品分析。

     在思考研究题目时,请反复考量构成题目的每个词语单位及整个题目,看其表述是否清晰,是否重复,是否有歧义等。再定义题目中的关键词。定义最好包含描述性定义和操作性定义。

     比如:儿童绘画发展水平的作品分析。在这个题目中,我们要考量几个问题:一是要研究哪个年龄段的儿童;二是什么是绘画发展水平;三是应该选哪些作品来分析等。

    3.作品抽样

     作品抽样有三种方法:一是来源抽样。按照作品的不同来源选择样本,这要和我们的研究目的切合,分析什么抽查什么,比如手工作品、画、作文等。二是日期抽样。指选定我们要分析的具体作品后,再进一步确定分析某一段时间的作品。比如:要分析儿童的画,并不是笼统地把所有的画都收集起来分析,而是按具体目的需要选择分析某几个月的等。三是单元抽样。选取作品的单元,可以是整本,一个段落,一篇文章,一页内容等。

     抽样方法不是固定的,可以将三种方法合并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4.设计与开发简易研究工具

     这里的简易研究工具,就是自己制定分析表格,确定好分析维度和分析指标(能被量化的最小单位),先定一级指标,再定二级指标,逐步细化,直到满足研究主题的需要。

    5.信度检测

     作品分析中的信度分析就是由两个以上的同伴用我们的研究工具对同样的研究材料进行分析统计,比较其量化结果的一致性。这种信度(用R表示)的计算方法为:

     两个同伴所得结果完全一致的子项目数(用M表示)的两倍除以第一个同伴分析的子项目数(用Nl表示)和第二个同伴分析的子项目数(用N2表示)之和:R一2M/Nl+N2。

     这样的信度检测,是作品分析研究所必需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设计和实施中,必须进行这样的信度检测设计与实施。

    6.评价与自我指导

     如果按照上面的程序开展研究,那么可以参照下表评价并指导自己完善研究。

    实验法

    一、概  

     实验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一)定  义

     实验法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或模拟的特定条件下,排除各种干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育实验法就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影响、改变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法可以按实验场地的不同,分为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在人为创造的高度控制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实验室实验能有效地控制无关变量,获得精确的结果,其结果的推广却受到限制。

     自然实验:是在实际自然的情景中进行,只能尽可能地控制无关变量,但能较长时间地持续进行。实验时间较长,但其结果便于推广。

     (二)优缺点

    1.优  点

     实验法可以人为地创设条件,对某些在自然观察中不易观察到或不易集中观察到的情景现象进行研究,从而扩大研究范围;可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其他研究方法难以达到的;可以重复验证,提高结论的科学性;实验结果以较为精确的数据说明问题,令人信服。

    2.缺  点

     实验法由于高度控制会带来环境“失真”;会由实验人员和实验过程带来负效应;不可避免地存在样本不足和选择误差。

    二、实验控制

    (一)变量及其类型

    1.变  量

    在教育实验中发生了变化的因素,被称为变量。

    2.变量的类型

    在教育实验中,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三种。

    自变量就是通常说的实验变量(实验因素或实验因子)。它是在实验中有计划地设置或改变的因素。它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变性。

     因变量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结果或造成的影响的因素,是一种结果变量。

     无关变量泛指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响因变量数值,因而对实验有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因素。说它无关,是指它与自变量无关,与实验目的无关。

     例:两种教学方法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自变量:谈话法、探究法

     因变量:学习成绩、学习兴趣、情感、智力、创造力

     无关变量:教学秩序、教师教学水平、学习时间、幼儿已有的知识智力基础

     (二)变量的控制

    1.消除法:消除法就是排除或隔离无关变量对实验效果的影响,也就是不让无关变量参与实验过程。

    2.恒定法:对一些无法排除的,但可以由实验者控制的无关变量,可以使这些变量在实验中保持恒定不变。

    3.平衡法:所谓平衡,就是指在实验组和控制组,或者在几个不同的实验组内,这些无关变量保持基本相同的状态,使它们在不同的组内对实验变量影响的基本一致,从而不影响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4.统计控制:当上述方法不能运用时,可以用统计的方法对实验数据作一些处理,以削弱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三、实验法的操作步骤

    (一)提出实验课题

    实验课题的确定要遵循有价值、有创造性和可行性等原则。

    (二)建立实验假说

    所谓假说,就是实验者对自变量(实验变量)与因变量(反变量)之间关系的推测与判断。它是自己的教育经验、科学理论和他人经验综合加工的结果。

     实验假说具有三个特征:假说应当没想出实验变量与反变量之间的关系。假说要用表述或条件句的形式明确地毫不含糊地阐述出来。假说应当是可以检验的。

    (三)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对研究的程序作出合理的安排。它是实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使实验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避免了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还可以提高对实验的控制程度,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四)实验的实施

    实验的实施就是实验工作者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察、记录、测量反应变量,搜集实验信息的过程,也就是将实验方案物质化、现实化的过程。

    1.控制实验进程,保持实验过程按实验设计的要求、程序进行。一是健全实验组织机构,准备好实验的表格与器材;二是处理好教育实验过程中的“动”(实验因子、实验变量)“静”(非实验因子,无关变量)关系;三是作好阶段性总结。

    2.搜集实验信息与资料、观测反应变量,要求经常地、有重点地、客观地进行搜集与观测,为因果推论提供事实和依据。

    (五)资料的统计处理

    对在实验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资料,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一般是先用描述的方法把反应结果的原始资料加以列表,图示或计算该资料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数等,然后再用推断统计的方法来检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教育实验中常用的推断统计方法有乙检验、丁检验、F检验等。

    (六)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反映一项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并将其公布于世的文学材料,是教育科研成果的一种重要形式。

     

     章末小结

     本章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主要内容:

    1.观察法是本章重点。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从不同的维度,可以将观察法分为不同的类型。应将观察法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观察法的积极作用。

    2.谈话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寻访”被调查对象,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被研究者对某个人、某件事情、某种行为或现象的看法和态度。从不同的维度,可以将谈话法分为不同的类型。运用谈话法时要注意谈话的程序及技巧。

    3.作品分析法是研究者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和有效经验,对研究对象的专门活动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作品分析法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和作品分析的视角和结果的多样性特点。作品分析法的实施有具体的步骤。

    4.实验法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或模拟的特定条件下,排除各种干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真实验和准实验、单因子实验和多因子实验。应注意实验的控制,并按实验法的操作步骤加以实施。

     

      以上是学前儿童发展的全部内容,更多广东教师招聘考试信息敬请教师考试群广东教师考试群,及关注广东教师招聘网/广东人事考试网

    关键词阅读: 学前儿童发展

    (编辑:广东华图)

    热门推荐
    辅导课程
    联系方式
    • 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面试与教学能力测试
    • 广东省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知识教材3真题主观客观题库
    •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试卷
    •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全真题库1280题

    线上微信客服

    扫一扫:在线沟通
    报考过程有疑惑?
    专业客服来答疑

    教师招考公众号

    扫一扫:马上关注
    最新招考资讯
    尽在gdhtgwy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 扫码下载:华图在线APP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广东华图教师
    • 扫码进入官网微博:广东华图

    考试工具更多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备考资料
    考试信息
    试题资料
    辅导课程
    华图题库
    广东华图官方微信 广东华图官方微信 微信号:gdhtgwy
    首页 咨询 课程
    首页 招考信息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